「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。」這是老子說過的一句話。這句話初看似乎很簡單,但是卻有很深刻的人生道理。
如果我們直接翻譯,這句話的意思是,戰勝別人是因為有力量,但是戰勝自己才稱得上是真正內心強大的人。
我們憑借力量去戰勝別人,這并沒有什麼了不起,只是最低層次的競爭。并不代表我們有多麼優秀,只是說明對手實在太弱了而已。
人生中,真正的敵人其實是我們自己。戰勝自己的懶惰,才能建功立業;戰勝自己的短視,才能謀劃長遠。
超越別人,是對手決定了我們的高度,只有不斷超越自己,我們的成就才永無止境。
所以南懷瑾大師才說:「魯莽的人自取滅亡,軟弱的人止步不前,只有內心強大的人,才能所向披靡。」
世人都非常崇敬強者,我們也都想成為內心強大的人,到底該如何去做呢?
其實,真正內心強大的人,多半有這三個習慣,很準。我們不妨借鑒一二,如果你也能做到,早晚能成事,就要恭喜了。
01
敢于面對失敗
我們都知道,這個世上能夠成功的人,永遠只是少數人。在我們的心目中,能夠建功立業,取得一番成就的人,都是天賦出眾,英勇偉岸的豪杰志士。
然而,很多成功人士,都說自己其實跟大家一樣,不過是個普通人而已。這是他們過分謙虛,還是果真如此呢?其實,世人智商都差不多,每個人的天資并沒有太大的差別。
之所以有人成功,并不是他們比我們聰明得多,而是他們在做事時的心態,幫助他們取得了成就。俗話說:「態度決定一切,性格決定人生。」
很多平庸的人,在面對失敗時,就意志消沉,選擇了逃避和放棄。而成功者,卻始終不屈不撓的奮斗,就是這份堅持,讓他們取得了成功。所以說,敢于面對失敗的人,才是內心強大的人,也會成為笑到最后的人。
02
能夠承受痛苦
「不受天磨非好漢,不遭人妒是庸才。」這是左宗棠寫過的一句詩詞。一個人只有歷經磨難才能不斷成長,積累豐富的經驗,為將來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一個優秀的人,必然有過人之處,所以才會受到別人的嫉妒。自己處于風口浪尖之上,還會有很多人非議自己,甚至是故意來打擊自己。
一個人如果連流言蜚語都承受不住,早晚會被困難打倒,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。曾國藩說過:「忍常人所不能忍,方能成常人所不能成。」講得就是這個道理。
自己吃不了苦,或者怕吃苦被人嘲笑,所以就不去努力,這就是軟弱的人,不會有任何成就。古人云:「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。」敢于吃苦的人,就是內心強大的人,也是最終能夠取得勝利的人。
03
經常否定自己
很多人聽到內心強大的人,就認為他們一定內心非常堅定,任何人和事都無法改變他們的想法和決定。其實,這種理解只是表象,并不夠深刻。
只有害怕否定自己,害怕別人指責自己的錯誤的人,才會固執己見。不管別人說得正確與否,我們都不接受,只按自己內心的想法行事,這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軟弱。
真正內心強大的人,會毫不猶豫地堅持,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。但是明知自己犯錯之后,他又無懼別人的嘲諷,會馬上糾正自己的錯誤。
別人的眼光或者看法,并不能影響到他做決定。他們所堅持的原則,就是不斷承受挫折,不斷接受失敗,不斷歷經磨難,讓自己成為更加優秀的人。不斷超越過去的自己,才是他們的目標,所以,他們敢于否定自己,也因此成為了真正內心強大的人。
真正內心強大的人,不亂于心,不困于情;不畏將來,不念過往。他們敢于面對失敗,所以不斷進步;他們能夠承受痛苦,所以愈發堅強;他們經常否定自己,所以更加優秀。這就是內心強大的人,所具備的三個習慣,若你做到一個也很好,就要恭喜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