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,下班之后唯一的感覺就是:「太累了」。
不僅身累,心更累:領導的苛責、同事的排擠,以及永遠懸在頭上的業績考核標準。這些有形的無形的壓力,混合在一起,總讓人高度緊張,不敢有絲毫松懈。
其實,真正在單位如魚得水的人,往往很放松,甚至很多事情都不當一回事。
01 別把上級看得太重,也別把自己看得太輕。
人在單位,有一種現象就是:面對領導,敬畏三分。
平日里埋頭苦干,不在話下;可一旦和領導對話,就結結巴巴,甚至語無倫次。尤其是在行政單位,上下級之間有著鮮明的界限,很是忌諱越級匯報工作。
對于很多老實人來說,生怕說錯一句話,而得罪了領導,由此背上「不懂規矩」的標簽。
其實,這無異于「作繭自縛」。人在單位,你越是把領導看得重,處處恭恭敬敬,領導越是覺得自己不可一世。并由此對你頤指氣使,一方面極力壓榨你的勞動成果,一方面還要貶低壓制你。
所以,在領導面前,千萬不要輕視自己。擺正一個姿態:分工合作,責任明晰。
對于那種全盤甩鍋的領導,大可不必全盤逆來順受,找準機會,讓一件本來可以辦好的事情辦不成,就是表明自己的態度。
只要所言所行符合自己身份定位,符合崗位要求,就算是領導不愛聽,也但說無妨。這樣才能保護自己,不被當成「軟柿子」拿捏。
02 別太在意「不公平」的待遇,活好自己最重要。
參加工作之前,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:憑本事吃飯。
但很快就會被現實狠狠打臉,除非那種對專業技術有著很高要求的單位,否則你做得「非常好」與「勉勉強強完成任務」基本沒有區別,誰有關系,誰就是會被重視,被重用。
除此之外,就是論資排輩,比如面對「僧多粥少」的職稱評定,干部選拔任用,都不是僅憑「能力強」就能脫穎而出的。
拋開這些大事不說,就連分配辦公室、領用辦公用品這樣的小事,領導都會「看菜下飯」,差別對待。
就拿發票報銷來說,就算你是票據齊全、手續正規,在呈請領導簽字的時候,有的人還是要會「雞蛋里頭挑骨頭」,就是不給簽字,非要你一再懇求,好好地吹捧一番,他才板著臉「公事公辦」。
很多人由此被氣哭,轉而在朋友圈發泄委屈和不滿,甚至寢食難安,好幾天都緩不過神來。
殊不知,你這種弱不經風的表現,正是人家巴不得看到的。幾句話就可以將你打倒,根本無須其他費盡心思的手段。
所以,在面對「不公平」待遇的時候,看開、想開,在不屑一顧的同時,悄悄地努力,然后拔尖,就是最有力的反擊。
03 面對緊急任務的時候,學會處之泰然。
真正厲害的人,往往都能做到: 「任爾東西南北風,我自巋然不動。」
這種淡定的底氣,源自于平日扎實的工作積累。人在單位,最大的底氣,就是對自己的工作,能夠如同賣油翁一樣,做到熟能生巧。
一旦有了這種實力,就不要被周圍的情勢所干擾,人云亦云或隨波逐流。
就像做好了充分準備的運動員,面對即將到來的大賽,是一種全面展示自我的急切渴望,而不是臨陣脫逃。
適度的緊張有利于工作的開展,高度緊張則會讓人疲憊不堪。因此:越是重大的工作任務越是需要放松精神和肉體。
以一顆平常心,去完成工作。而不是患得患失,導致工作中某個環節的失誤。發揮出正常水平,就是最大的勝利。
結語:人在單位,如果你自己都不能想方設法讓自己「放松」,也就沒有人能給予你一種輕松感了。
客觀壓力的確存在,我們要做的,就是不斷「解壓」。要明白:工作是為了生活,但工作已經占據了生活的全部,那麼工作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。
學會放松,不是松懈,不是降低要求,而是讓自己能夠在復雜局面中,始終能夠游刃有余,應對自如。
作者:如風輕似云淡。
您的幸福,我的祝福。
圖片源自網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