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一法師是民國歷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,前半生為風流才子,滿腹經綸才高八斗,就連才女張愛玲都謙卑的說道: 「不要認為我是個高傲的人,我從來不是的——至少,在弘一法師寺院圍墻的外面,我是如此的謙卑。」
到了后半生,弘一法師遁入空門成為了一位得道高僧,這從才子到高僧的轉變,更讓無數人欽佩不已。 就比如林語堂先生,他就仰慕的說道: 「他曾經屬于我們的時代,卻終于拋棄了這個時代,跳到紅塵之外去了。」
這樣的一個傳奇人物,自然將人生的種種看了個通透,關于為人處世,他有2句話一直為許多后世人所銘記。
這兩句話便是:一、修己,以清心為要; 涉世,以慎言為先。
二、律己,宜帶秋氣; 處世,須帶春風。
這兩句話分別講了「修己」、「涉世」、「律己」、「處世」四點,每一個字都飽含人生哲理。
儒家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,叫做: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。」
「修身」被放在了第一位,弘一法師亦是如此,在他看來修養自身時,一定要清空內心,不要有太多的欲望和雜念,如此方能達到人生至境,讓身心得到休息。
而《涉世》時,則要懂得慎言,即謹慎小心的說話。
須知世間險惡,知人知面不知心,你可能無心的一句話在旁人耳中或許就變了一種味道,所以說在人生中要懂得謹言慎行,謹記人多口雜和言多必失。
磨煉自身的時候,要用嚴厲的態度,就好似秋天那寒冷的秋風,而在人生中與他人交往時,要笑容和煦,以溫暖如春風的姿態與人相處。
在人生中,只有對自己嚴厲才能讓自己更加優秀,遙想當年,孫敬懸梁、蘇秦刺股、祖逖劉琨聞雞起舞,這些都是嚴于律己的最好例子。
但是對待他人,就應該用溫和的態度去交往了,若是你擺著一副臭臉,哪怕是至交好友也會慢慢離你而去。
弘一法師的這2句話闡述了為人處世的至理,若想做一個精明人,在人生中游刃有余,闖出一番事業,當將這2句話謹記于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