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個年代, 如果一個人持續保持貧窮,一直處于沒錢的狀態中,那麼很大程度上,是他身上這些貧窮的借口,和多余的壞「毛病」導致的。無論男女。
那麼這些壞「毛病」都是什麼呢?國外著名的經濟學家塞德希爾·穆來納森和心理學家埃爾德·沙菲爾,曾經通過漫長的研究和分析,總結出沒錢的人,為什麼沒錢的原因。并且把這些數據分析結果,全部都概括在《稀缺: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》這本書中。
當我看完這本書時,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,一個沒錢的人,身上往往會有這3種壞「毛病」,如果不及時去改正,只會讓他越來越貧窮。
什麼是「噪聲干擾」?就是你在處理一件事情時,總會被其他事情干擾你的選擇。
在書中作者舉了一個例子。
一位名為約翰的年輕人,正在讀大學,他第二天有一個重要的考試。但是在今天晚上他接到一個電話,說他的父母沒法為他支付下學期的學費。于是約翰那天晚上失眠了,一個晚上都在想自己怎麼才能籌夠上學的費用。第二天約翰起晚了,差點錯過那場重要的考試,到了考場以后,他又發現自己忘記帶考試所需的筆。在考試期間,約翰根本沒法集中注意力去好好答題。最后這場考試直接失敗,約翰因此錯失了改變人生的機會,如果他考好的話,有可能會成為一個交換生,學校還會幫他支付學費,可惜這些都泡湯了。
因為注意力無法集中,被「缺錢」這件事干擾,所以在做事情時,我們會無法控制地去想,如何才能湊錢解決目前的困境。然后忽視對我們來說更為重要的事情。
比如說你在工作中想要把一個重要任務完成,但是你現在身上已經沒錢吃下一頓飯,并且你早上只吃了一個饅頭,這時候肚子餓以及下一頓飯該如何吃到,就成為你目前最主要關心的問題。這時候你的這些思緒,就會干擾你做事情的效率和結果。很可能會因為注意力不集中,最后讓工作任務失敗。
這 就是「噪聲干擾」所帶來的影響,這樣的影響還會作用于我們的選擇中,我們在考上好成績選擇學校時,就容易選擇那些學費便宜,但是師資力量較低、學術氛圍較少的學校,而在這樣的學校學習,并不會讓我們的知識和技能有更加深入的提升。
什麼是「稀缺陷阱」呢?指的是某人的行為,讓稀缺情況產生。
舉個例子:你是不是經常會感覺時間不夠用?明明大家都在學習,為什麼有些人學習的時候非常游刃有余,可以按時完成作業,并且學習成績突出;而有些人卻總是在最后一刻才交作業,并且作業寫得特別糟糕。
很大程度上是因為,后面這類人,他們的一些行為讓自己陷入稀缺陷阱中。
打個比方,前面這類學生,一般在老師布置完作業以后,就會順便把作業做完,并且總結課堂上的內容,因為他及時復盤,所以他會更快的掌握知識;而后面這類學生,經常會在老師收作業的前一兩個鐘頭才開始趕作業,而這樣寫的作業質量肯定不好,因為許多知識點他早就忘記了,所以就算他如此忙碌的趕作業,到最后也不會讓老師滿意,并且自身也無法得到進步,最后成績自然而然就會下跌。
這就是因為一些行為原因,導致人們陷入「稀缺陷阱」中。簡單來說,就是拖延心理,讓一個人無法得到提升。
「稀缺陷阱」還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財富。如果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,不努力工作,不好好存錢,那麼他就很容易在年老的時候,什麼都得不到。
一個總是貧窮的人,他目光就容易被短期的利益所吸引,做那些短期看起來有利的事情,但是長期來看只會降低他們收入的事情。
比如說,貧窮的人會用自身的收入去購買讓自己短時間快樂的事情,例如喝酒以及買各種新衣服。而不去購買能夠讓自己得以提升的課程和書本,去考那些能夠讓自己進一步發展的證書等等。
所以, 貧窮的人之所以會貧窮,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去運用和安排自己的時間,他們會把時間都放在收益率低的事情上,并且他們總是喜歡在最后一刻才開始處理緊急而重要的事情。所以他們才總是沒錢,總是缺錢。而富人則會在事情開始前,就做好準備,隨時應對變化。
那麼我們該如何改變這種情況呢?以下2個方法告訴你答案。
1、把事情做分類。先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做出優先順序的分類,把重要而緊急的事情,放在第一個需要處理的位置。把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放在第二個需要處理的位置,把另外一些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直接拋棄。例如,下個星期公司需要提交的戰略性方案,把這件事情提前來做;把一些平時數據處理的事情,放在最後來做。這樣你就不會因為完不成工作任務,面臨被開除的風險。
2、找到那些可以讓你長期獲利的事情,堅持去做。在你的生活中,哪些是你需要長期堅持,才能夠獲利的事情?比如說每個月定期存下一部分錢,用來應對生活中的意外;堅持長期閱讀、與和你優秀的人來往,讓你的知識見聞得以更新;報一門晉升課程和證書,讓你成為一個更有價值的人。
其實一個人想要擺脫沒錢的狀態,有1萬種方法。如果你總是沉浸在失敗的人生中,你就只能越過越貧窮。
你需要把時間放在重要的事情上,不要總是拖到最后一刻才處理事情,并且懂得去做那些可以讓你長期獲利的事情,這樣你就會逐漸擺脫貧窮的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