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
心靈語錄
創業職場
綜合推薦
    
走過半生, 才發現那些我們曾不以為然的道理,原來蘊藏著幸福生活最真的意義
2023/05/02

聽過這樣一句話,頗有感觸:

「人生就像餃子,無論是被拖下水,扔下水,還是自己跳下水,不被生活磨燙一下子,就算不得成熟。」

很多道理年輕時不懂得,懂得時已不再年輕。

經歷半生浮沉,才明白什麼是人生最重要的東西。

那些我們曾不以為然的道理,原來蘊藏著幸福生活最真的意義。

關于做人:

所謂的高情商,是讓自己活得舒服

曾有人問蔡康永:「我們訓練情商的最終目的是什麼?」

他的答案很簡單:「能舒服地做自己。」

隨著年齡增長,越來越能體會這句話的深刻含義。

曾經很長一段時間,我對人際關系有著很深的執念,總想給別人留下好印象。

所以,常常會過度捕捉別人的感受,拼命滿足別人的需求和喜好。

可這樣做并沒有得到好人緣,反而成為最容易被忽視的那個。

一味地取悅別人的后果,就是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。

輾轉半生才漸漸明白,其實一個人最高級的情商,是讓自己活得舒服。

美國心理學大師因茨·科胡特曾提出過一個詞:沒有敵意的堅決。

簡單的理解是,人際交往中要劃清一個界限。

對于別人的冒犯,我們不以憤怒的方式回應;對于別人的期待,不以委屈自己的方式迎合。

當你不再扭曲自己,不再活在他人的眼光和嘴巴里,才會活得更自在。

當你以一種更成熟,更平和的態度去堅守自我,你才會真正受人尊重。

這才是高情商,帶給我們最大的意義。

關于讀書:

年紀大了才發現,多讀書真的有用

關于讀書,作家梁曉聲有句話說得極好:

「讀書的目的,不在于取得多大成就,而在于,當你被生活打回原形,陷入泥潭時,給你一種內在的力量。」

生活中的糾結和痛苦,常常讓我們陷入一個死胡同里,不知如何是好。

但當你打開一本書,你會發現你所有的情緒,都仿佛被人聆聽,被人理解。

它會告訴你,這世界遠比你想象中的寬闊,眼前的挫折不過是滄海一粟。

讀書越多,越懂得這世間萬物背后自有規律,對待很多事情的心態是平和的,是通達的。

人生的旅途,遇見很多人,也走散很多人。

最終我們都會明白,其實人這一輩子是孤獨的。

唯有書籍,能豐富你的精神世界,陪著你走過漫長歲月。

你在書中找到了自己,塑造了自己,成為期待中那個最好的自己。

當你嘗盡書中之味,方可不為外物所擾,自得人生的閑適之境。

關于婚姻危機:

別把婚姻看得太重,危機就不是事兒

有人說,中年夫妻的現狀是:想過過不好,想離離不了。

但其實,婚姻是一種人際關系,婚姻危機注定會產生,是因為任何人不可能做到永遠「完美」。

我們會暴露自己的缺點,會變得想去控制對方,改變對方,甚至捆綁對方。

說到底,都是因為把婚姻看得太重了。

心理學家曾奇峰曾說過一個有趣的比喻:

「拿出婚姻算個屁的架勢,婚姻就不會是個屁;

如果拿出靠婚姻獲得母乳般滋養的架勢,得到的一定是個屁。」

話糙理不糙,人生本應該是寬闊的,而非只有婚姻這一件事。

當你學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,比如多跟朋友聚會,出游旅行,讀書寫字,嘗試去提升自己。

而非拿著八倍鏡去觀察伴侶,琢磨婚姻的時候,你會發現婚姻危機并沒有想象中可怕。

自己活明白了,一切就都順了。

關于年齡焦慮:

你怕的不是變老,而是老了一事無成

前幾天,和一位老朋友聊天,感慨良多。

她最近剛剛調職到一個新部門,很多業務需要從頭學起,每天忙得跟打仗一樣。

晚上到家還要陪孩子做功課,收拾屋子,洗洗涮刷一直到深夜。

公司里年輕人越來越多,他們沒有家庭壓力,經濟壓力,還有用不完的力氣。

有那麼一瞬間,真的覺得自己老了,而老了不可怕,可怕的是依然「一事無成」。

但我卻是羨慕她的,有一份依然值得奮斗的工作,一雙可愛的兒女,一個美滿的家庭。

你看,所謂的「一事無成」,其實都是比較出來的。

跟年輕人比體力,跟有錢人比經濟,注定會讓自己感到無力。

但是如果縱向看待自己的人生,你擁有的其實一直在向上累積。

一個人痛苦的根源,在于已經擁有了90%的幸福,卻仍覺得剩下的10%也應該屬于自己。

想起亦舒說的一句話:

「當我四十歲的時候,身體健康,略有積蓄。已婚,丈夫體貼,孩子聽話。有一份真正喜歡的工作,這就是成功。」

幸福其實很簡單,有事做,有人愛,有所期待。

少一些比較,就少一些焦慮,牢牢握緊手中的幸福,且行且珍惜。

關于父母:

父母不是慢慢變老的,而是一瞬間變老的

知乎上有一個話題:「在哪一瞬間,你發現父母變老的。」

有位網友@Shane分享了他的故事。

大學畢業后,他離開甘肅老家,去北京打拼事業。

事業做得越來越好,給父母打錢的頻次越來越多,但回老家的次數也越來越少。

跟父母通話,無論何時,電話那邊傳來的始終是「一切都好」。

一次,他獨自乘坐區間車回家,想給父母一個驚喜。

推開門的一瞬間,他突然淚目,母親的腿疾愈發嚴重,躺在床上無法動彈。

佝僂著背的父親,正端著水杯準備遞給母親,一臉驚訝又有些羞愧地看著他。

他說,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一幕,作為兒女,我們虧欠得太多了。

想起顏如晶曾說的一句話:

「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,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觀眾。」

我們總以為時間還很多,相信來日方長,相信水到渠成,我們可以從容盡孝。

但是卻忘了,我們在長大,父母也在變老。

趁一切來得及,多陪陪父母,別讓親情留下遺憾。

關于朋友:

朋友越來越少,留下的越來越重要

作家尾魚曾在《怨氣撞鈴》中寫道:

「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本就稀薄寡淡,旅途中遇到的人,多是清塵濁水,后會無期。」

成年人的友情,總是一路走一路丟,聊著聊著就斷了,走著走著就散了。

好友列表越來越長,能真正說得上話的卻寥寥無幾。

每個人都要回歸自己的生活,沒有人愿意花時間去維系一份關系。

新朋友交不到,老朋友越來越少,留下的越來越重要。

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,才漸漸發覺,真正的朋友是一種奢侈品。

哪怕你們不常聯系,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,他一定會伸出援手。

在你遇到人生低谷的時候,他也一定會陪伴著你,帶給你力量。

經歷歲月的洗禮,時間的驗證,才看清誰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。

朋友不在多,知己二三,便足以撫慰平生。

關于自己:

人生的價值,不在于長度,而在于厚度

董卿曾說:

「如果說人生是一次不斷選擇的旅程,那麼當千帆閱盡,最終留下的,就是一片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風景。」

年輕時,我們為父母活;成家后,我們為子女活,為家人活。

人生的下半場,我們應該回歸內心,學會為自己而活。

曾經,我收到一位讀者的留言。

他已經68歲了,但他有一個心愿,卻一直未能實現,那就是學馬頭琴。

我發了很長的一段話鼓勵他,希望他不要害怕年齡的束縛,做自己覺得有價值的事,開心的事。

半年后,他又來找到我。

他說,他已經學會了馬頭琴,并且現在免費在教小朋友們,還免費表演給廣場上的人聽。

現在的每一天,他都非常充實和快樂,哪怕有一天行將就木,他也不再有遺憾。

人生不過百年,幕起幕落而已,活著活著就老了。

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,但可以延展生命的寬度和厚度,為你活過的人生,做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事。

誠如加繆所說:對未來真正的慷慨,是把一切獻給現在。

在有限的時間里,去體驗,去冒險,去探索,去幫助別人,去實現自我。

這才是人生下半程,最好的活法。

三毛曾說:

「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,待明白過來時,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。」

走過半生,歷盡千帆,才明白我們一直追尋的答案,其實就藏在平凡生活的點滴之中。

人生是一場修行,最終的目的是修煉自己的心。

慢慢才會更加懂得:生動而干凈地活著,才是對余生最大的不辜負。

精選推薦
賺錢思維
真正聰明的人,在職場中往往可以做到這5點,總深藏不露
2023/03/15
賺錢思維
在職場中,想要少走些彎路,掌握這5條基本生存法則很重要
2023/03/15
賺錢思維
工作多年后悟出的4個職場道理,少走彎路少踩坑,職場生存法則
2023/03/18
賺錢思維
為什麼富人越來越有錢?混跡職場熟記5句話,讓你的事業事半功倍
2023/03/22
賺錢思維
看似不重要的8個細節,往往就決定著你的收入,學會這些,在生活上就能事半功倍
2023/03/11
賺錢思維
富人定律:真正的有錢人,往往有這5個顯著特質,藏不住
2023/03/27
賺錢思維
沒變強是因為你過的太舒服,想要變強,就必須把這6件事刻在腦門
2023/03/12
賺錢思維
越富有的人,越喜歡偷偷做5件事,財富不請自來
2023/03/27
賺錢思維
為什麼你賺不到錢?看懂這幾點,多開拓思維,把眼光放長遠些,錢才可以裝入自己的口袋
2023/03/27
賺錢思維
聰明人想變富人,是遲早的事情:會賺錢的人,都有「5個普遍特點」,只有你想不到的錢、沒有你賺不到的錢
2023/03/27
文章
圖集